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测试用例设计--因果图
阅读量:7250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29

本文共 1065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3 分钟。

1、为什么采用因果图测试用例的测试方法?

判定表设计法在设计测试用例的过程中,考虑了输入与输入存在约束约束关系,没有考虑到输入与输出之间的约束关系。简单的业务逻辑可以用判定表解决,复杂的约束关系就不太适合了。

2、什么是因果图设计法?

因果图在软件测试用例的设计过程中,用于描述输入与输入、输入与输出之间存在的约束关系。

针对需求规格,将原因和影响分为2组4类:输入与输出、输入与输入。

输入与输出的关系主要有:恒等、非、与、或

恒等:若输入条件发生,则一定会产生对应的输出,若输入条件不发生,则一定不会产生对应的输出

非:若输入条件发生,则一定不会产生对应的输出,若输入条件不发生,一定会产生对应的输出

 

与:多个输入条件,只有所有输入条件发生时,才会产生对应的输出

或:在多个输入条件中,只要有一个发生,则会产生对应输出。

 

输入与输入之间同样存在异、或、唯一、要求等4种关系

异(所有输入条件中至多有一个发生,可以一个条件条件也不发生)

或(所有输入条件至少有一个输入条件发生,也可以多个条件共存)

唯一(所有输入条件有且只有一个发生)

要求(所有输入条件中只要有一个条件发生,其他的输入也会发生)

 3、因果图设计测试用例步骤?

一、根据需求确定原因(输入)和结果(输出)

二、根据需求中输入与输出的关系 ,输入与输入之间的关系,画出因果图

三、画出判定表,根据因果图,得到最终的最终判定表

四、根据判定表得到用例规则,在结合等价类和边界值用例设计方法细化测试用例

 

4、因果图设计测试用例的优缺点?

优点:能够帮助测试用例设计者快速了解需求,理解业务逻辑,然后快速设计判定表,从而得到所需的测试用例,在因果关系复杂的系统中,可采用该方法

缺点:在使用规则的过程中注意规则的规模

5、因果图设计测试用例示例?

第一步:根据需求找出输入(原因)和输出(结果)

输入(原因):第一列是A(C1) 第一列是B(C2)第二列是数字(C3)

中间结点:第一列为A或者B(C12)

输出(果):输出M(E1),修改文件(E2),输出L(E3)

 第二步:把相同类型的原因放在一起,类似原因的中间节点连好线,对应的结果放在对面。方便连线

 

 第三步:根据因果图输入与输出的关系画出判断表,根据因果图的输入与输入的关系去掉表里的不符合的规则

 

第四个:根据判定表抽取测试规则,编写测试用例,用等价类划分和边界值对测试用例进行细化和补充

 

转载于:https://www.cnblogs.com/yangyangchunchun/p/8991364.html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举重若轻的人人车移动端数据平台
查看>>
建立自组织敏捷团队
查看>>
PayPal API风格指南和设计模式
查看>>
02-Docker新手入门网络篇
查看>>
大神 Linus Torvalds 语录
查看>>
[LintCode/LeetCode] Find Median From / Data Stream Median
查看>>
Android开发套路收集整理与讨论
查看>>
代码规范的重要性,我已经放弃治疗
查看>>
笨办法学C 练习30:自动化测试
查看>>
mui初级入门教程(五)— 聊聊即时通讯(IM),基于环信 web im SDK
查看>>
[vs2008]Visual Studio 2008 SP1添加或删除功能提示查找SQLSysClrTypes.msi文件
查看>>
JS 设计模式二(封装)
查看>>
JavaScript “跑马灯”抽奖活动代码解析与优化(一)
查看>>
为什么我们选择 segmentfault 写作?
查看>>
多模型融合推荐算法在达观数据的运用
查看>>
JDK 11 马上就要来了!JDK 12 还会远吗?
查看>>
Kali Linux 2019.1 发布,Metasploit 更新到 5.0 版本
查看>>
【mysql的设计与优化专题(1)】ER图,数据建模与数据字典
查看>>
Jibo’s Name: How did we pick it?
查看>>
device's media capture mechanism,利用input:file调用设备的照相机/相册、摄像机、录音机...
查看>>